
活 着 真 好
——换肝抗癌迎来“十年庆生”
“吴爷爷,我们来给您过生日啦”!“吴叔叔,祝您身体健康,生日快乐”!原来,曹张二社区耿书记得知我肝移植已走过十个年头,他和社区几位和江南艺术幼儿院的师生十余人,捧着鲜花,提着蛋糕,并带来浓浓的祝福,在我家中过了简单而隆重的生日庆祝会。江南晚报记者也一同前来采访。当我吃着她们送上的蛋糕,在孩子们“祝您生日快乐”的天籁歌声中,我干涸的眼睛湿了……。
十年前,我遭受了劫难,被医生判了“死刑”
命运之神总喜欢捉弄人,2004年底,突然被主治医生确诊为“肝癌”,已无药可救,多至半年,少则三个月。当我得知这个讯息后,睛天霹雳,好象犯了弥天大罪——死到临头,脑子昏沉沉的一片空白。家人知道了这个恶噩,好象天塌了,急得不知所措。
“换肝”,那时一般人听到,毛骨悚然,心惊肉跳。我怀着与命运搏一举的信念,在单位和兄弟姐妹的资助下,转诊来到了终生难忘的圣地——南京鼓楼医院。随后妻子也从2005年1月25日至8月6日,投身于长达半年多的陪护生涯。
为了修复胃中的出血点和控制癌细胞扩散,又做了次“射频”。手术未做就让我“死去一回”,引发的恶心呕吐,疼痛难受,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在医院里等肝源的日子真难熬啊!大年三十,病房里空空的,所有的病人都回去过年了。平时病人住院愁没床位,可今天连陪我的妻子、大姐都住到一个病房,想到人家过年热热闹闹,而我冷冷清清的,家分二地,儿子孤苦零丁在家一人,不能团圆,一股凄凉,伤悲的感觉不由湧上了心头。
苦等了五个多月,匹配的肝源终于有了着落。6月14日,是我刻骨铭心的日子。全身麻醉的我被推进了手术室,长达13小时的换肝手术,让我又一次醒了过来。当护士们将我推至重症监护室时,全身插满长长短短的救命管子,像蜘蛛网一样,人字形的伤口拉直后足有50公分长。
从生死线上突围的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医生见我恢复得好,人缘又好,有说服力,托我做“病区政委”,以现身说法开导身边的病友告诉他们:“命运的救世主就是自己”。为风雨同舟的人送去一片明媚的阳光。
回家休养后,我遵照医生的医嘱赴宁复查。满想可以会会同生死、共患难的病友们,特写了“自古人生多风浪,祈望健康随相伴”的勉励红对联,没想到,探望名单上的病友“全军覆没”,礼品一份都没送出去,给我当头一棒,我欲哭无泪,心痛如绞,恨得我将亲笔之作全部撕毁于纸篓,神情黯然地离开了伤心之地。
十年中,慈善为本,服务康复,把书法作为养生之道
上苍的幸运之手,总是关照慈善的幸运之子。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我大难不死,促使我更加珍惜生命。就在我大病初愈时我顽强拼搏,习字不辍,把书法作为健身养性法宝。每当站到案前,我心无旁骛,目不旁观,集全身之功,力于笔端,其架势和气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顿觉经络舒活,脉息通畅。当现在有人问起治病养生之道时,我会说:“健康得益于书法艺术”。同时我又思考着:剩余的时间怎样来做些慈善事业,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给后人留点看得见,摸得着,正能量的精神财富。
2006年,经人介绍,我参加了癌症康复俱乐部。
在曹张当康复站站长其间,那终生难忘的一页,我却不忍心翻过去,我不会忘记:
曹张康复站成立,在“康复站是我家,群策群力靠大家”的感召下,捐钱,捐物的感动场面;
我不会忘记:在建党九十周年,党在我心中——“重塑人生,再展风采”,我新生6周年时以书法展的形式向党献礼的激动画面。
我不会忘记:“献给您——新春的祝福”联谊会上,会员们身心愉悦,带着轻健的步子载歌载舞,一片欢乐的情景;
我更不会忘记:在最后一次的探望重症病人时,她们用渴望求生的目光望着我,直到离去前还念念不忘托咐家属:我死后谢谢康复站对我的关心。
此情、此景,实在难以忘怀,兄弟、姐妹情谊难以割舍。由于工作需要,我调至分部,担任分部宣传主任。我把这份情,这份爱继续传递给分部的那些人们。
领导班子的工作虽有所变动,可我一切为康复病人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群体抗癌的方向没有变,血浓于水的兄弟般情谊没有变。
宣传工作是传递正能量,反映群体抗癌的对外窗口,为了把团队中积极向上、好人好事、康复经验等及时报道出来,我建立了本部的宣传网络,把政治性强、内容丰富、文章精炼的好作品通过“康复园地”、“教育电视台新视传媒”、“市癌症康复协会网站”、以及“江南晚报”、“江南保健报”等传布出去,扩大影响面、造就好形象、提高认可度。分部不论在总部的投稿数量、质量上始终名列前茅。
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会”、“五周年生日”庆祝会上,我精心策划,并请来了乐队,形式多样,丰富多采,给会员们带来了愉悦、欢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还时常把重新填词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成为逢会必唱的会歌,发自肺腑的大合唱总能激起会员们强烈的共鸣,让会员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重现生命的曙光。
我经常用我“人生感悟”中的话来启迪,开导病友,使她们乐观向人,笑对人生,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不论对年老的还是患病的,无疑都是至理名言吧!
你看分部雪白的墙上,张贴着五彩滨粉的标牌,既有分会的概况、又有康复的宗旨;既有管辖的网络、又有主任的职责;既有奋斗目标、又有活动掠影。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修身养心,陶治情操,康复书法并重,为社会服务。
从小喜爱书法艺术的我,82年考入书法艺术专科学校进修二年,一场大病让我更加感到人生的短暂和宝贵,“只有不停地追求,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出院休养其间,“文房四宝”成了我最亲密的伴侣,我埋头苦练,博采众长,把情感和时间都倾注于笔端,学习和继承传统技法,大胆创新求真,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既受到许多著名书法家的肯定和褒奖,更受到大家的喜爱和赞赏。
我在生活中不停地书写着,思索着,认为只有把书法艺术融入到社会,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才拥有真正的价值,我以一个共产党人坦荡胸怀和仁慈之心,将书法艺术融入到社区文化,城镇建设和癌症患者群体康复等慈善事业中。我经常穿街走巷,风雨无阻地参加大大小小各种书画笔会,为无数市民义务书写春联,把情和爱奉献给大家。
十年后,春花秋实,获得了人生价值的回报。
我在书法的实践中感悟到,要更大任度地扩大服务领域,必须要有高超的本领。“艺无止境”,通过长时间砺练,上下求索。现已成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中国将军书画协会、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和无锡市楹联学会会员。
作品不断在全国、省、市书画大赛中获奖。不仅获得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诗书画大赛金奖》、《和谐亚洲、激情亚运中华国粹题名艺术创作金奖》、《纪念求恩诞辰120周年中华诗书画国际交流艺术金奖》、《第三届全国金龙吟春诗书画印四绝大赛书法一等奖》、《首届兰亭序诗书画大赛创作书法作品一等奖》、《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国学文化艺术最高成就金奖》、《首届中国民族文艺终身成就奖》、《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书画优秀奖》……
欣慰的是还荣获《中国慈善艺术家》、《中国世纪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爱国主义文化艺术家》等桂冠。
在公益事业平台上,慷慨行善,“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据不完全统计,向社会损赠的春联有500付左右。大小书法作品300多幅。知名诗人蒋东永先生特赠嵌名联一付:“仗笔一支多建树,传家百代有明德。”
书法艺术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有耕耘就会有收获。
我六年时,办了个书法展览,电视台,江南晚报全程录制、报道了我的实况;
八年,我出版了书法集。在“后记”中写到了家属亲友的全力帮撑,书法艺术的陪伴历练,为社会事业尽力奉献。
我懂得知恩图报,尽力多做善事,多做公益,来报答党和政府的关怀。
十年生日那天,开头一幕不正是对我很好的回报吗!
我常说,有些人虽然物质上很富有,但精神上很匮乏;而我物质上虽不如人家,精神上却很富有,活得很充实。
人生如画如歌,生活给我们勇气,博爱赋予我们坚强,生命重新涨满活力,胸怀一轮喷薄朝阳。
我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每到晚上,就好象开了个“家庭音乐会”,和孙子不是口琴就是笛子,外加一只葫芦丝,被“市妇联”所推荐“最美家庭”。
你听,“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那悠扬动听的旋律,伴随着深情的音符,划破了黑夜上空的寂静,歌声,飞得更高、更远。
活着真好啊!我活出了二辈子的精彩。
南长分部 吴建明
写于2015年党生日之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