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7年中国肺癌发病已经上升到80万例,预计到2025年,中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例,堪称“癌症第一杀手”。然而,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公众对肺癌早期发现认识不足,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有16.1%。
2019年5月15日,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主办、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深圳市爱康之家大病关怀中心、大连星海抗癌乐园、无锡市癌症康复协会实施的2019“肺扬之家”患者康复支持平台发布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发布会上,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副秘书长张雪雁介绍,随着肺癌精准医疗的高速发展,针对基因突变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药物的迭代面世,我们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得到更久的延长已经指日可待。越来越多的临床专家表示,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5-10年,肺癌也有可能像慢性疾病一样可以得到控制。
“康复期的良好管理就是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加速器”。有调查研究显示,80%的癌症病人都希望能够在康复期完善对疾病的管理,这也体现出了癌症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疗愈刻不容缓。“张雪雁说。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史安利在会上致辞
实际上,为此,去年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主办、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深圳市爱康之家大病关怀中心、大连星海抗癌乐园、无锡市癌症康复协会实施的“肺扬之家”患者康复支持项也正式立项并启动,为广大肺癌康复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项目秉承着构建一个值得信赖的患者互助社区的理念,汇领全国各地康复团体,运用群体抗癌优势,致力于为肺癌患者带来一个温暖的“康复之家”。而此次,为进一步帮助更多患者,“肺扬之家”微信服务号也宣布正式运营。“肺扬之家”微信服务号精选全面康复资讯,实时联动俱乐部活动,将打造成为更具实用价值与互动深度的线上平台。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会长史安利接受媒体采访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李子明教授在启动仪式后进行了康复科普讲座。他指出,对许多患者来说,治病,仅仅只是第一步,漫长的康复之路是决定今后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中国的肺癌临床治疗水平已逐渐与国际接轨,微创外科手术、放化疗技术和基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建立为更多的肺癌提供规范化诊疗服务。在不断推进的规范化诊疗和肺癌精准治疗大背景下,肺癌有望成为一个可控、可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也将能大幅提高。”李子明说,长期以来,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作为癌症治疗和预后的辅助手段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防治癌症,不仅仅要依靠药物,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日运动可以为人体增加免疫力和体力带来很好的帮助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有效消除身心疲乏和情绪低落等消极因素的影响;同时,体育锻炼可以通过调节身体内激素水平,来直接作用于肿瘤,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延缓疾病进展,不断实现长生存。“肺扬之家”携手肺癌临床专家、康复专业人士于大会现场共同发布首套专属肺癌康复患者的肺扬操。
康复,无论从个人还是国家层面来说,都很重要。“肺扬之家”能减少功能障碍人群带来的社会负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